2024年06月19日
首页 > 专题专栏 > 深圳市金服平台 > 最新动态

最高法认定小额贷款公司为金融机构,有三大利好

时间 : 2021-02-04 17:57来源 : 深圳市创业创新金融服务平台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给广东省高院的《关于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适用范围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引发了市场热议。最高人民法院明确:“经征求金融监管部门意见,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七类地方金融组织,属于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其因从事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由于这七类地方金融组织中小额贷款公司的关注度最高,本文也主要聚焦于《批复》对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的影响。

  01《批复》对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的影响

  《批复》将小额贷款公司认定为金融机构,进而不适用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4倍LPR),这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在实际业务中的开展有着巨大的利好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在业务层面,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成本较高,客群下沉,借贷利率普遍高于目前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4倍LPR(1月20日1年期LPR为3.85%),但得益于小额贷款公司产品灵活性高,业务流程高效,能够满足用户小额、急需等多种资金需求,是对我国信贷供给体系的有益补充。利率限制会使得信贷供给不足,进而阻碍部分客户获得金融服务。此次《批复》使得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依托自身的风险控制水平进行市场化定价,有助于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2. 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优惠有望改善。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较为明确的税收优惠较少,主要是财税〔2017〕48号(目前已延期至2023年底)。其他同样涉及服务小微企业(财税[2017]77号、财税[2018]91号)的财税优惠政策小额贷款公司无法享受,即目前小贷公司只能享受部分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认定为金融机构后,小额贷款公司有望得到符合其业务类型的税收优惠。当然,这仍需要监管机构和税务机构后续的认定与安排。

  3. 在社会声誉层面,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建立自身良好形象有促进作用。由于对于借贷人来说,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与P2P平台或非法放贷组织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再加上有部分机构冒充小额贷款公司进行非法放贷,从而使社会公众对小贷公司的认知长期处于“混淆”“模糊”的状态。本次《批复》的出台至少在司法层面给予了小额贷款公司有力的支撑,便于小额贷款公司在业务的开展中清晰地树立自身形象和定位,脱离“非金融机构”的模糊地带。

  02《批复》对金融监管趋势的意义

  本次对小贷公司的认定符合我国未来金融监管格局的大趋势。金融机构的范围认定长期使用的是列举式定义,单纯从不同文件进行归纳总结存在一定的“模糊不清”,但其主要特征均是“由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不同于私募基金的备案制度以及支付机构的许可证制度),再结合未来我国金融监管的大格局,即“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认定为金融机构是大势所趋。此外,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调也一直在完善与强化。2020年1月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特别建立了地方协调机制(《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地方协调机制的意见》),并在10月开展了座谈会以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性。

  本次《批复》的出现,优先于《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的发布,可以说是在行业上位法未出现时,先从司法层面给予了支持。尤其是《批复》中“经征求金融监管部门意见”的表述,更是表明在监管机构层面,已经将这七类地方金融组织认定为金融机构。

  针对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根据2020年11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思路来看,全国展业的小额贷款公司由银保监会进行批准,其金融机构的角色定位更加明确。

  03《批复》是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的契机

  《批复》的认定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行业来说更多的是一个契机。从近期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发展来看,无论是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还是实收资本均在不断下降,贷款余额近期有所上升,但仍处于波动状态。小额贷款公司目前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头部的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在数据、科技层面有明显的优势,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政策和合规要求,中尾部的公司在网络小贷牌照的价格也已大幅缩水的情况下,均在考虑转型或者其他战略布局。传统小额贷款公司往往机构人员较少(全行业平均1家机构10名从业者)、专业性不够、公司治理欠缺、信贷资产集中度高等问题严重。因此,小额贷款公司需要以《批复》为契机,按照金融机构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包括:把握自身的机构特点,科学规划发展战略;坚守市场定位;增强合规管理与公司治理;提高风险控制的技术与能力等,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

图片 2.png

图:2017-2020年小贷公司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实收资本以及贷款余额变化比率

  (来源: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附件下载

分享到:
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商业保理信息管理系统 深圳市金融监管服务平台 广东政务服务网 依申请公开 局长信箱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深圳市教育局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深圳市公安局 深圳市民政局 深圳市司法局 深圳市财政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深圳市水务局 深圳市商务局 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深圳市审计局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深圳市统计局 深圳市医疗保障局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深圳市信访局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深圳市气象局(台)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