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驻深金融监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立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为民营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解决方案、出台并完善相关中小微企业贷款和动产融资贷款风险补偿金政策等,其中,深圳市创业创新金融服务平台(简称“深圳金服”)成绩最为瞩目——其正式上线运营短短一年来,已累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金额62亿元。
为民营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解决方案
首先,制定《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若干措施》,提出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以及新兴产业中小企业政银担合作贴息、扩大支小再贷款合格质押品范围、增强小微企业再贴现融资额度、开展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落实无还本续贷及过桥资金贴息和建立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机制等8大条财政金融措施,“输血”中小微企业,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其次,为民营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解决方案。去年,针对深圳民营企业大面积出现融资难问题,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会同深圳市委统战部及市工商联,向数十家民营企业发放“融资难、融资贵”调查问卷,详细摸底各企业涉及的融资银行、贷款余额和融资难题,并结合调查问卷的梳理情况,召集全市主要商业银行,从发挥大中型银行“头雁”效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角度出发,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实现金融机构“面对面”为民营企业解释当前信贷政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定制化融资解决方案的服务。
“深圳金服”上线一年解决中小微融资金额62亿元
在系列措施中,令人瞩目的无疑是深圳市创业创新金融服务平台(简称“深圳金服”)。
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轻资产、缺抵押、企业风险甄别难、政府配套资源相对分散等“痛点”自2017年开始,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便牵头搭建“深圳金服”,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投融资对接“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据了解,该平台不但集聚了银行、保险、创投、担保等上百个金融服务主体,为企业提供各类征信服务和融资服务;同时整合市公共信用中心、电子政务资源共享平台、税务部门、水务集团等多个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约130大项、19140小项数据类型,加强政务沉淀数据归口利用,畅通企业征信信息查询机制,破解投融双方信息不对称掣肘。此外,“深圳金服”还整合市区两级政府风险补偿、代偿、分担等多项支持政策,促进政银企信息互通互享,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
2017年8月,“深圳金服”正式上线运营。截至2018年8月,平台注册金融机构115家,注册企业1.7万家,累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金额62亿元。
完善融资贷款风险补偿金政策
为调动银行放贷的积极性,深圳市设立专项资金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和动产融资贷款进行风险补偿,主要是对银行向中小微企业首笔贷款和信用贷款、应收账款和存货抵押质押融资业务产生的坏账,分别按照损失的50%、20%,单个企业贷款最高200万元、100万元的标准补偿。
去年年初,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对《操作规程》进行了修订完善,对单个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上限由100万元调整为200万元,并进一步简化申请流程,适当放宽中小微企业申请条件。至去年9月,共收到88笔企业申请,比往年申报数量增长了5倍。
在上述“组合拳”的扶持下,深圳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