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许多在小米金融APP上借款的金融消费者反映,自己明明向小米金融还了款,却莫名其妙地收到银行发来的“逾期”警告短信。用户林先生展示了自己收到的“逾期短信”,短信警告称将把逾期信息报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林先生称,自己一年前开通了小米金融,总共申请了大约5万元贷款,每一笔都按期归还,没想到突然遭遇“被逾期”。
据了解,小米金融主要是围绕个人金融需求来提供服务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从事投资理财、贷款、证券、保险等。小米金融公开披露信息称,出现“还款被逾期”,原因是小米金融与银行之间的对接系统出现异常。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甄新伟表示,此事说明金融领域的技术性风险因素已不容忽视。当前,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供的金融服务,涉及主体多、业务流程长,相关方需要高度重视技术性风险,特别是金融科技平台公司、银行与客户三方之间的业务处理。
甄新伟称,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很快,不仅重塑了很多传统金融服务,还催生了很多新的金融业态。金融与科技紧密相融,对我国金融监管也提出巨大的挑战,特别是针对以新科技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信息技术监管人力资源配置,积极关注金融科技市场最新发展变化,酌情建立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标准、安全标准等监管体系,保障金融科技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容忽视。不少收到“贷款逾期”短信的金融消费者表示,担心自己的“逾期记录”很可能已经被上报至相关“征信系统”,从而影响自己的信用记录。对此,湖南日月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戴曙光称,金融消费者通过中间机构还款出现问题存在两种可能。要么是中间机构已经转款但由于各种原因银行没有识别,要么是中间机构根本就没有转款。对消费者而言,如果中间机构是银行的代理人,借款人还款给中间机构,不论中间机构有没有将钱转给银行,借款人的还款义务均已经清偿完毕。
甄新伟称,在“还款被逾期”事件中,金融消费者个人征信记录很可能受到影响,但消费者却是无辜的。保护好事件当中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小米金融及银行机构应与征信管理部门妥善沟通解决,并及时向相关消费者披露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