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始于创新,兴于科技,成于金融。伴随深圳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深圳金融业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已成为国内第三大金融中心。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深圳位列全球第9名。
深圳金融业如何朝着更高的目标再出发?《“续写春天的故事”系列访谈》,本期对话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何杰。
深圳卫视主持人 李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健全金融机构治理,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在金融行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提升的当下,大家也比较关心,如何防范金融风险?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 何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所以金融业需要特别平衡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风险管理是金融业的核心工作,我认为主要包括风险防范和风险化解两个方面。
在风险化解方面,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与中央监管驻深机构以及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联动,周密部署、稳妥处置。应该说,各项风险化解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在风险防范方面,根据监管主责,一是积极通过数字化、科技化等手段武装监管,大力推进监测科技(Moni-tech)建设。比如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腾讯建设的灵鲲金融安全大数据平台(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中心),通过整合海量的互联网数据、社交数据及政务数据,构建多个风险预警模型,实现对非法金融活动的实时监测和及时预警。同时,我们建设了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有序推进“7+3”类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
二是加强科技治理(Tech-gov)。对花样翻新的违法违规行为或“金融伪创新”行为,如ICO、虚拟货币、炒鞋等行为进行清理规范,并高度关注数据权属、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
三是鼓励业界加强合规科技(CompTech)建设。比如,在市政府金融创新奖、金融科技奖评审中,有多个合规科技项目获得大奖,就是想传递出监管信号,鼓励业界开展合规科技创新,主动防范金融风险。同时,我们也稳步推进部分地方金融业态的清理规范和治理工作,逐步建立起机构联络员制度,实现监管前移。
四是率先启动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为了巩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成果,从“需求侧”净化非法集资等违法金融土壤,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并有效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SDG),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于2020年7月启动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首批选择6个街道试点,以基层网格员和社区工作者为抓手,从防范风险和主动理财两个角度,带动辖区居民金融素养提升。目前已举行33场专题活动,培养92名街道金融工作者,征集了42个金融社会服务项目,逐步形成以点到面的全方位体系。
李璨:近期,深圳成功召开了金融科技全球峰会,这已经是深圳连续第五年举办峰会,金融科技对于深圳经济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何杰:为什么我们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金融科技蓬勃发展,无科技不金融已成为行业共识,金融科技也是全球金融中心竞争的制高点和主战场。可以说,深圳是最早意识到金融科技重要性的城市,我们在2016年就开始举办金融科技峰会,2017年出台了全国首个金融科技政策,推出国内首个金融科技指数等。借助深圳的科技创新优势,深圳金融科技在亚太地区处于领跑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拥有众多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深圳是国内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在金融科技领域,拥有平安科技、腾讯、微众银行等一批国内外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平安科技的PCT专利申请量位列全球金融科技企业第一名),有19家上市公司纳入金融科技指数(82家)。2019年,15家企业进入毕马威金融科技50强榜单。
二是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金融科技已经在银行、证券、保险、支付、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跨境金融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此外,深圳作为数字货币试点城市之一,已落地运用场景接近5000个,10月初深圳市罗湖区消费券活动是数字货币首次面向公众进行可控测试,这也是财政资金直达百姓的一种很好尝试,赢得了多方好评。
三是拥有完整的金融科技生态体系。近年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院、未来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全国唯一的金融科技测评中心、全国首家市场化个人征信公司百行征信等一批金融科技重要机构落户深圳,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深圳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市区两级金融科技创新奖1200万(市区各600万);在支持政策方面,由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起草的全市《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已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同时,我们也建设了若干金融科技加速器、孵化器及物理集聚空间,对于金融科技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在最近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排行的金融科技子排行中,深圳位列全球第5位。
李璨:金融科技要创新更要守正,在推动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方面,深圳有何进一步的安排?
何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是继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中央再次提到“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并专门提出“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应该说,近年来一些无序的金融创新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深刻的教训,也引起了广泛的探讨和反思,我也多次就相关问题发表了个人的看法。
在剖析金融创新时发现,金融创新与“加杠杆”密不可分,或者是把当下不能变现的资产变为可获利的资金,或者是突破现有规则为原不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在扩大金融覆盖面、提升资金运转效率的同时放大了金融杠杆,甚至增加金融业务的复杂性、隐蔽性和传染性。金融创新不会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甚至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
所以,因为委托代理关系和风险负外部性,金融机构必须持牌经营,所有的金融创新行为、创新业务都应该按照其业务实质纳入监管范围,并实施标准一致的、持续审慎监管,努力实现创新、监管与稳定的动态平衡。
同时,我认为没有底线的金融走不远,没有约束的科技很危险,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都必须加强伦理道德建设。在近期深圳举行的金融科技全球峰会上,我们成立了金融科技伦理委员会,这是国内首个由监管部门推动、业界自愿发起的关于金融科技伦理建设的行业自律组织,将对中国金融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与中央的监管导向也是一致的。
李璨:正如刚才何局提到,深圳的金融科技物理集聚空间正在加速建设,这对深圳金融科技发展,以及吸引人才聚集等带来怎样的好处?
何杰:比如我们现在所在的湾区金融科技城,就是规划建设的金融科技物理集聚空间之一,目前已有90家金融科技企业入驻,包括财富趋势、招银云创、华锐金融技术等。深圳金融科技协会可发挥其会员遍及全国的优势,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对接、市场对接、资本对接、人才对接等服务,为金融科技企业搭建广阔的成长舞台。此外,平安科技与SparkLabs联合推出的平安云金融科技全球加速器,已吸引51家优秀初创企业入驻,其中海外32家,已有40家顺利注册落地。南山区地铁科技大厦也已正式运行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深港澳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中心,是今年7月揭牌成立的,这里也为大家介绍一下“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的情况。
近年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港籍高端金融科技人才在深港澳三地跨地执业情况普遍。为进一步促进三地人才融合,推动人才标准互信互认,2019年,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借鉴CFA、FRM模式,联合香港、澳门监管局启动了“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在半年时间里,我们编写13本教材,央行科技司以及多家高校亲自参与,目前教材都已正式出版,这是“一国两制”背景下致力于人才标准一致化的有效尝试。首次一级考试于今年8月进行,有1100人参加,合格率参照国际标准只有40%,准备在春节后进行第二次一级考试,目前也在策划推进二级考试。对于通过“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考试的人员,市区两级都设置了相应的奖励措施。
同时,依托人才认证中心,已举办了多次大型的金融科技人才招聘活动,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对于金融科技企业招揽人才以及人才聚集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也在推动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如,持续推动香港青年暑期交流学习计划和香港金融科技周在深活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也首次在深圳设立了分会场,微众银行和深圳大学联合设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一级学院,可进行本硕博培养,已招收学生200余人等。
李璨: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在今年疫情期间,深圳金融业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援抗疫工作中做过哪些主要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何杰:今年4月初,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不断显现,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现金流断裂等严峻挑战。经过广泛调研并经市政府同意后,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向金融机构发出“唇齿相依、同舟共济,救小微就是救自己、救实体就是救深圳”的号召,并于4月中旬在国内率先启动“金融方舟”工程,将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编组入舟,凝聚银行、证券、保险、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合力,为纳入“金融方舟”的企业提供咨询、诊断、融资支持(银行贷款、债券、股权融资等)等一体化金融服务。
同时,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各行业协会,持续推动政策宣讲暨银企对接会,不断组织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入舟。截至11月底,已举办17场政策宣讲暨对接会,累计服务中小企业4.5万家,累计放款接近3100亿元。
除金融方舟外,我们还充分发挥“7+3类”新兴金融机构的功能作用,适度放宽监管要求,引导通过延期还款、减免费率等系列措施,为更多企业提供临时性周转资金支持。持续推进“四个千亿”计划实施,截至9月底,累计完成民企新增发债470亿元、新增民企信贷531亿元。
在深圳金服平台上线“战疫专区”“稳企业保就业金融直通车”等专项服务,“战疫专区”累计访问量超4.6万次,助力银企对接融资需求超500亿元;“稳企业保就业金融直通车”专区为3300余家重点企业对接融资需求超200亿元。
此外,我们还配合制定“惠企16条”涉金融政策,通过稳资金、降成本、送补贴、提增信四大举措,缓解企业资金流动性问题;协调督促银行机构落实相关金融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
今年4月以来,深圳新增抗疫贷款支持企业16.1万户,贷款金额合计1.67万亿。1—10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达40.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7个百分点。可以说,金融抗疫的各项工作对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为经济平稳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璨:当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可持续金融也逐步得到官方的关注,但大多数人对这个概念并不是很熟悉,想请何局介绍一下深圳在这方面有哪些率先的部署?
何杰: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将深圳定位为“可持续发展先锋”,深圳也是国家首批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理应在金融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先行示范。在我看来,可持续金融主要包括绿色金融和社会影响力金融,在这方面,深圳已有丰富的探索实践。
在绿色金融方面:2020年,深圳市率先推动绿色金融立法,目前条例已正式出台,这既是中国首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也是全球首部规范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法案。条例主要有四大突破:一是要求金融业上市公司、绿色金融债券发行人、享受绿色金融优惠政策的金融机构开展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二是要求金融机构对金额5000万元、年度碳排放3000吨以上的投资项目开展绿色投资评估;三是要求金融机构制定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绿色投资管理制度;四是赋予了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部分行政处罚权限。2020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秘书处落户深圳。
在社会影响力金融方面:2017年2月,福田区发布国内首个鼓励社会影响力投融资的政策指导意见。2017年底,国际公益学院首倡、77家机构在深圳发起《全球社会影响力投资共识》(又称《香蜜湖共识》),这是中国在社会领域主导全球治理的有力尝试,目前成员机构已超过200家。2020年9月末,深圳有13家机构加入了“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全国50家)。
今年,我也欣喜地发现,深圳涌现出许多社会影响力金融案例,这充分体现了金融的担当和温度。如,微信香港推出服务于香港外佣汇款的We Remit产品,将原本需要5小时的跨境汇款转变为线上5秒钟的轻松操作,惠及近30万香港外佣。腾讯微保针对癌症患者抗癌药医保报销比例低、药品贵等问题,推出“药神保”项目,为癌症患者提供抗癌特药保障。金蝶征信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搭建“金蝶效贷”,搭建小微企业和银行机构的桥梁。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推出涵盖“慈善理财、DAF捐赠人建议基金平台、冠名慈善基金、慈善信托、慈善基金会、慈善规划咨询”的全方位公益慈善服务。平安信托与高新投、深基会等,共同推出慈善共同基金集合信托,是中国首个以慈善基金保值为目的的集合信托。我们与UNDP、伦敦金融城等就社会影响力金融的实践、ESG投资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向全球推广深圳的最佳实践。
11月下旬,由上市公司行业协会、公司治理研究会等首倡,首批13家投资机构、11家上市公司发起香蜜湖“女性董事”倡议,推动男女平权,这是“女性董事一小步,可持续发展一大步”,对于丰富深圳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得到UNDP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赞赏,学习强国、中国妇女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等主流媒体也进行了广泛关注和报道。
未来,我们将围绕先行示范区以及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建设要求,持续深化深圳可持续金融的内涵及实践,尤其是结合气候变化、碳中和等宏伟议题,深入研究、主动作为,为绿色中国建设以及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李璨:现在全市上下都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市委也专门开了全会来抓具体的落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接下来会有哪些具体的一些部署?
何杰: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指导深圳未来发展的重要纲领性精神。总书记在讲话中有两处直接提到“金融”:一是“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大力发展金融、研发、设计、会计、法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二是“要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为深圳做好各项金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深圳金融业乘势而上,1—9月实现增加值3119亿元,同比增长10.2%,占GDP比重15.8%,为深圳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在2020年9月英国智库Z/Yen与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编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深圳位列全球第9名。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全会精神有效结合,与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有效结合,与推动深圳金融改革发展的工作实践有效结合,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态度,“两步并做一步走、一天当成两天用”,紧扣金融工作“三大基本任务”,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为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再出发、开放再扩大,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新的更大奇迹,作出金融人应有的贡献!
李璨:在深圳金融业“十四五”规划中,有哪些可以期待的改革亮点?
何杰:对于金融业“十四五”规划,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及二〇三五远景规划,我们的初步设想是未来要着力打造“四大金融中心”:
一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突出金融创新核心功能,力争在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示范,推动建设全球金融创新中心。在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金融创新还要聚焦于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及规则建设,在微观审慎、科技监管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二是以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设立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优化私募及创投市场准入及发展环境、公募Reits等为契机,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风投创投中心,建设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
三是市政府将出台全市金融科技专项扶持政策,开展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建设若干金融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及物理聚集空间,并不断深化“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的影响力,持续完善金融科技生态。继续推动数字货币的国际交流合作,举办全球金融科技节活动,组织国际金融科技大赛,推进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四是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与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探索运用金融手段解决社会、治理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推动国际可持续发展机构落地深圳,打造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