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企业、保就业已成为各金融机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11月2日召开的第十四届深圳金博会上,一场由深圳银保监局指导,深圳市银行业协会、深圳外资金融机构同业公会主办,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承办的“百行进万企助‘六稳’促‘六保’普惠金融产品推介发布会”上,主办方为全市小微企业主”精心带货”,将创新、特色小微金融服务“好产品”,金融支持小微“好政策”集中打包,助力小微企业乘风破浪。
深圳银保监局副局长陈飞鸿,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巡视员肖志家,深圳市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叶小峰、深圳外资金融机构同业公会专职副理事长邹伟等出席会议。90名企业家、深圳银行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事业部负责人230余人参会。
陈飞鸿表示,今年以来,深圳银行业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迎难而上,在普惠金融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品服务的多样化和适配性有了显著提高。深圳银保监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银保监会的决策部署,积极协助政府为抗击疫情、恢复生产提供金融支持,会同地方金融局开辟线上金融“战疫专区”、创设“金融方舟”企业扶持计划,深入开展“银税互动”、“百行进万企”、抗疫贴息贷款和“信易贷”等专项工作,通过加大考核通报、监督检查和金融服务监管试评价等措施,不断强化监管引领,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本、提质。截至9月末,深圳银行业国标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4%。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8187亿元,较年初增长34.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22.2个百分点,贷款户数62.3万户,较年初增加10.2万户。共为16.1万户中小微企业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涉及贷款金额1786亿元。通过减费降息和利息延期支付,合计向企业让利超过400亿元,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普惠金融的深度和质量有了很大突破。前三季度,辖内各银行机构已累计向11.1万户“首贷户”发放了797亿元普惠型贷款,户数和贷款金额分别是2019年的2.4倍和4.1倍;对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余额2301亿元,较年初增长89.4%;实现无还本续贷1055亿元,较年初增长68.9%。下一步,深圳银保监局还将通过组织开展“百行进万企”二次融资对接活动,指导银行业协会尽快出台尽职免责指引,全面开展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继续推动打通企业公用信息孤岛,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效,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肖志家在致辞中表示,深圳金融业逆势而上,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加大。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9年的13.6%上升到2020年上半年的16.2%;上半年,深圳GDP由“负”转“正”,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拉动GDP1.3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税收772亿元,占全市总税收的24.1%,继续稳居各行业首位。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26万亿,同比增长22.0%,高于全国11.3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6.32万亿,同比增长15.7%,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较年度目标值(12%)高3.7个百分点,增速位居一线城市首位。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方舟”工程,组织银行、证券、保险、融资担保、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开展了金融抗疫专项行动。会议现场,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还对深圳金融支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重点分享了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金融+产业”融合的政策情况。
据叶小峰介绍,今年以来,深圳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普惠金融+大数据+科创知识产权”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创型小微企业,同时创新“开发性金融+互联网科技”普惠小微企业转贷模式,以开放银行连接“1+N”生态场景为小微企业融资提速,积极应用金融科技大力开展“非接触式”线上化金融服务。
会上发布了2020年《深圳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指南》,据介绍新版指南具有“政策新、电子化、覆盖广、种类多、创新强”五大特色。现场还发布了“百行进万企”的阶段成果,第一阶段对44万户小微企业全覆盖,其中对3.2万户实际授信,信贷投放额1493亿元。活动大力扩展了首户贷、信用贷、线上贷,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覆盖面和效率。据介绍,深圳银行业“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小微客户72%为首贷户,64.7%为信用贷款,64.8%为线上贷款。
现场10家银行参与金融产品项目签约。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等金融机构对已推出的特色普惠金融产品进行推介,分享了产品运营情况,阐述了行内普惠产品的发展现状,表达了为深圳“双区”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