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上半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52.18亿元,同比增长9.1%,占全市GDP的16.2%,高于去年同期2.5个百分点;实现税收771.7亿元,占全市总税收的24.1%,继续稳居各行业首位。
各领域逆势增长 呈现逐月回暖态势
数据显示,各领域主要金融指标保持正增长。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94万亿,同比增长17.4%;人民币贷款余额6.18万亿,增长17.1%。上半年,全市证券交易额20.93万亿元,同比增长24.65%;保险市场累计实现保费收入788亿,同比增长2.44%,表现出逐月回暖的态势。
其次,A股上市公司数量实现新突破。6月末,全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310家,超过上海(308家),仅次于北京(357家)跃居全国第二;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7.59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连续14年排在国内大中城市第一位。
上半年,深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增强。6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3万亿元,同比增长25.1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4个百分点。上半年,辖区上市公司通过境内股票市场融资521亿元,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2994亿元,合计3515亿元;辖内保险业累计提供各类风险保障252万亿元,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抢抓“双区”机遇,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凸显成效
上半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实施,已有26家企业IPO项目过会,其中4家企业已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深圳已落地三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
绿色金融发展取得较好成效,2020年1月深圳联合香港、澳门、广州发起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联盟秘书处落户深圳;率先探索绿色金融地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正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深入贯彻国家四部委《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按照既定行动方案,分类有序推动各项任务落地,尤其是深化与伦敦、香港的金融合作。
打好金融抗疫战,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上半年,深圳认真落实国家部委有关金融支持政策,督促银行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不抽贷断贷压贷。
一是出台“惠企16条”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进行贷款贴息,按实际支付利息的50%给予总额最高100万元的补贴。
其次,用足用好央行专项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截至6月底,深圳84家重点企业获得优惠利率贷款合计44.7亿元;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发放符合支小再贷款要求的小微贷款65余亿元,平均利率4.14%;辖区金融机构办理企业复工复产再贴现业务近4000笔,合计125.7亿元。
同时,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方舟”项目,组织银证保各类金融机构协同作战,创新开展金融支持企业抗疫专项行动,目前已举办8场政策宣讲会暨银企对接会,服务中小企业2.5万家,累计放款超过1500亿元。此外,充分发挥国有融资性担保机构作用,通过减免担保费等系列措施,为更多企业提供临时性周转资金和中长期增信支持。
(来源:南方网 原标题:上半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52.18亿元,同比增长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