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6日
首页 > 专题专栏 > 打击非法集资 > 新闻动态

铲除非法集资滋生土壤

时间 : 2020-07-06 18:18来源 : 经济日报

  近年来,在各地各部门统筹协调、重拳出击之下,打非处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要想根治非法集资,仅靠打压只是一时之策;从长远看,必须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注重源头管控,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管措施,坚持“打早打小”、标本兼治。

  所谓“非法集资”,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通常具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非法性,即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是公开性,即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是利诱性,即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是社会性,即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非法集资的犯罪手段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打着投资理财、P2P网络借贷等旗号开展的非法集资已成为重灾区,不少公司打着投资咨询、非融资性担保、第三方理财、财富管理等旗号向公众发售产品,违规吸收社会资金。

  除了新增案件高发外,由于非法集资案件处置周期长、环节多、难度大,目前各地还有大量存案尚未处置完毕,遏制增量、消化存量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应对?

  一是要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加强源头治理。对于排查出的涉嫌非法集资线索,要整合工商、税务、金融等多种监管手段,运用警示约谈、责令整改、注销吊销、督促清退等措施,强化风险联动综合处置,争取在苗头时期、涉众范围较小时期解决问题;对风险积聚的重点行业、地域,要加强风险提示,发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风险点,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提示。

  二是要不断健全执法机制,加快构建行政处置与司法打击并重并举、有机衔接的新格局。尤其是加快推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出台,做好贯彻落实《条例》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是要坚持疏堵结合,进一步推动相关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正规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开正门、堵邪门。

  最后要明确的是,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加大力度遏制短期内急剧上升的势头,又要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治理,铲除非法集资滋生土壤。

附件下载

分享到:
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商业保理信息管理系统 深圳市金融监管服务平台 广东政务服务网 依申请公开 局长信箱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深圳市教育局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深圳市公安局 深圳市民政局 深圳市司法局 深圳市财政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深圳市水务局 深圳市商务局 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深圳市审计局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深圳市统计局 深圳市医疗保障局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深圳市信访局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深圳市气象局(台)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