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监管要求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绝对不是说说而已。继10月将第一批恶意逃废债借款人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后,近日,第二批逃废债借款人又被纳入征信黑名单。令人关注的是,这批名单中还包括几十名网贷平台失联“跑路”高管人员。12月,还将有更多网贷逃废债借款人被纳入黑名单。
P2P平台失联“跑路”高管首进黑名单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人民银行15日披露称,第二批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已纳入央行征信系统,逾期金额近7000万元。此次纳入征信系统的除了恶意逃废债借款人信息,还包括出险网贷失联“跑路”高管人员名单信息。
今年以来,部分借款人借机恶意逃废债、逾期不还款,加剧了P2P网贷行业风险。对此,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8月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各地上报借网贷平台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10月,首批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已纳入央行征信系统。
央行相关人士介绍,在首批纳入的基础上,此次央行征信系统新增添了来自北京、山东、浙江、广东4个省市的网贷行业失信人信息。其中包括恶意逃废债借款人信息和网贷失联“跑路”高管人员名单信息。征信中心将向接入的3000多家放贷机构依法提供合规的查询服务和异议处理渠道。同时,网贷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还同步纳入了百行征信系统,供已签约P2P网贷机构和金融机构便捷查询。
“两批名单涉及的逾期金额中最大一笔超过2000万元。”央行相关人士介绍,在这两批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后,没有一个恶意逃废债信息名单上的借款人再从金融机构获得过融资支持。
央行表示,目前,各地上报的第三批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已在筛选审核中,上报的区域增添了中西部省份,涉及借款人和逾期金额较前两次大幅提升。预计12月初,网贷平台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将纳入“信用中国”,进一步加强对逃废债行为人的制约。
首批恶意逃废债涉及资金近2亿
今年以来,部分借款人借机恶意逃废债、逾期不还款,加剧了P2P网贷行业风险。对此,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8月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各地上报借网贷平台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
10月,第一批网络借贷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被纳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据报道,首批恶意逃废债信息共涉及金额近2亿元,呈现逾期时间长、金额较大的特征。其中,单笔最大金额数千万,大部分逾期在2年以上。
据了解,宜人贷、拍拍贷、搜易贷、51信用卡等一线平台都上报了逾期人员名单。
这些P2P“老赖”的信息包括借款人的姓名或企业名称、身份证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手机号码、累计借款金额、逾期金额、是否失联等信息,将被4000余家金融机构掌握,按照法律规定,进入征信系统的“老赖”将被限制多方面权利,并在商业、出行、生活等方面剥夺部分权利,以接受信用惩戒。
据悉,未来网贷恶意逾期借款人纳入征信的标准将适当放宽,例如地方金融办计划公示未及时还款P2P借款人名单,并设置公示期和宽限期,广而告之,若过了宽限期还不还款的,基本可以认定为主观故意,未来这部分会列入恶意逃废债名单,进而纳入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