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非法集资金额10.8亿余元,累计集资人数1670人,实际诈骗金额4.3亿余元……
7月19日,湖南牧羊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雯因犯集资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罚金80万元。
一起案件,千家万家血本无归,这就是非法集资案件严重后果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全国非法集资案件高发频发,作案方式不断翻新,涉案领域越来越广。据公安部发布的信息,仅2017年,全国公安机关就立案侦办非法集资案件8600起,其中涉案金额超亿元的案件达50起。
非法集资又可怕又可恨。受害者的钱是怎么被骗的?多是这样的“套路”:画饼-造势-吸金-跑路。
非法集资骗术,了解一下
01
“互联网+非法集资”
主要特征:
(1)编造项目融资,或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例如存款、保险等);
(2)私设资金池;
(3)采用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模式(庞氏骗局:简单说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从而骗取更多投资);
(4)虚构股权增值前景或承诺高利润回报;
(5)宣称储备金由银行管理;
(6)花哨宣传。
据公安机关统计,非法集资者大多通过注册合法公司或企业,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以签订合同、投资理财、投资入股等名义,将人骗入泥潭。
比如2015-2016年,一个名为“MMM”的“金融互助社区”,打出“月入十万不是梦”“推荐加入再奖10%”等广告吸引投资者,不少投资群众参与其中。相关部门多次对金融互助类理财提出警示,甚至直接点名“MMM”。银保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四部门称,“MMM”及类似主体不具备合法资质,系非法机构;其推广网站未经核准备案,风险巨大;资金有流向境外的可能,投入资金人员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02
假冒民营银行
主要特征:
(1)假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政策;
(2)谎称已经获得相关部门批准,或正在申办相关牌照;
(3)虚发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2013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私企,对外宣称自己“有关系”,在未经监管部门审核的情况下,私自挂出了“钱塘银行(筹)”的招牌,打算从民间集资100亿元。根据银保监会通告,其擅自设立了“钱塘银行筹备委员会”,并开立了验资账户,制作了“钱塘银行”规划概要、招股介绍、股份认购要点、股东确认协议书等文书。
提示:一定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批准手续。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工商登记资料进行查询。
03
看准中老年人行骗
主要特征:
(1)受害者主要为中老年人;
(2)或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养老为噱头;
(3)或通过开展养生讲座、提供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并进行投资;
(4)贴近生活,辨识度较低;
(5)一般通过收取保证金、约定到期返还保证金,并提供免费或补贴的方式。
去年,杭州一家名为“全柜”的公司,号称投资5万元买快递柜,每个月就能返现1500元,年化收益超过15%。这家公司的目标就是中老年,他们时不时组织出游听讲座,头几批投资人尝到甜头之后,就会主动向亲戚朋友推销。在杭州,全柜项目涉及的投资者约3000人,涉案金额达3亿。
提示:中老年人不要贪小便宜,不轻信夸大的养老产品,遇事多与家人沟通讨论。
04
不谈钱,谈收藏
主要特征:
(1)主要对象多是古董、邮票等收藏爱好者;
(2)推销以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假古董、邮票充当具有高价值的收藏品;
(3)与简单的谈钱不同,这种骗术多以巨大的升值空间作为诱饵;
(4)对象在无专业技能的情况下,容易被骗。
近年来,喜欢收藏艺术品、古董等具有收藏和升值价值的人越来越多,不少非法集资分子就把目光放到了收藏爱好者身上,甚至吸金过亿。2016年,南海公安联合禅城公安破获了一宗以文化艺术品投资理财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的案件,涉及金额超过一个亿。
提示:如果是古董、收藏爱好者,建议加强相关常识和辨识技巧,在正规场所购买。“捡漏”不会“天上掉馅饼”。
05
打“消费返利”的幌子
主要特征:
(1)以消费返还、积分返利、赚外快等看似没花钱的手段作为诱饵;
(2)有传销的手段在其中,需要发展下线,让更多人加入;
(3)低门槛、高回报;
(4)迷惑性极强。
广东云联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打着“你消费、我买单”的幌子,通过线上线下积分返利引诱人员加入,利用新“会员”交纳的资金支付之前承诺的返利,完全没有资金投入实业生产。
06
境外投资
主要特征:
(1)打着境外投资旗号,宣称回报丰厚;
(2)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并设立网站、宣传册等;
(3)虚假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等信息;
(4)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
马来西亚的马胜金融集团利用国胜公司在没有取得金融相关部门的批文和经营资质的情况下进行非法融资,在所谓“投资顾问”的鼓动下,不少人拿出全部家当投进了子虚乌有的项目中。民警统计发现,2014年到2016年两年多的时间里,有将近15亿资金被转移到马来西亚。
提示:没有查到确切信息,切勿轻易相信境外融资。
07
打着响应国家政策的旗号
主要特征:
(1)打着响应国家政策、扶贫互助等旗号,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的幌子,谎称创业创新;
(2)以政府的名义集资;
(3)第三方担保机构可能并不合法。
2016年,高科技项目“巴铁一号”号称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中巴士。然而,刚问世就遭到质疑的“巴铁一号”,却在一家名为华赢凯来的P2P理财公司的运作下,成为非法集资的有效手段。
为何频频有人掉入陷阱?
国家对于非法集资可谓十分重视,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打击非法集资的力度,发布防范警示。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投资人掉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难以拒绝的“高额回报”,这恐怕是任何非法集资的骗局屡试不爽的重要手段。和银行及其理财产品的利率相比,非法集资给出的回报简直是“赔本赚吆喝”,极易让人动心。
心存侥幸。非法集资在法律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司法实践中,主要看三点:一是未依照法定程序向监管部门报备;二是公开向社会不特定公众筹集资;三是承诺高额回报。不少散户选择放手一搏,虽然知道存在风险,但看到那么多人都参与了,就心存侥幸。
忽悠员工招揽客户。有些公司会要求员工去拉理财客户,表示会给予员工丰厚的提成。在公司压力和提成的“激励”下,部分员工会劝说亲朋好友加入,而在高收益的诱惑下,甚至有些员工都深陷其中。
盲目投资。一些投资者对于非法集资工资进行的宣传项目、公司信息、政府政策等内容并未了解透彻,在该公司员工或是亲朋的忽悠之下就盲目投资,结果坠入陷阱。
中老年人易贪图小便宜。大多数非法集资公司之所以把目标对准中老年人,就是因为中老年人好忽悠。给兜鸡蛋、一盒牙膏、几块肥皂,甚至以旅游为名去农家院进行讲座,都可能吸引中老年人的积极参与。
还是那句话:
天上不会掉馅饼!
当生活中出现高息产品时,
一定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