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我市金融业运行情况
在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下,上半年我市金融业总体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金融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金融机构数量稳步增长,金融业总规模止跌回升,金融业税前利润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引进金融机构5家,保持我市金融机构数量的平稳增长势头。截至5月底,金融业总资产达到2.9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1.5%;银行存款余额1.6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2.40%;贷款余额1.4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7.72%。1-5月,金融业共实现税前利润234.38亿元,同比下降24.18%。
二是银行业平稳增长,资产质量良好。截至5月末,深圳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1.58%;不良贷款余额205.09亿元,比年初减少16.94亿元;不良贷款率1.44%,比年初下降0.56个百分点,继续实现不良贷款的“双降”,其中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41.28亿元,比年初减少1.59亿元,不良贷款率1.04%,比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
三是深圳资本市场大幅回升。截至6月末,今年深证成份指数上涨78.35%;股票累计成交金额7.55万亿元,同比增长36.67%;上市公司总数739家,比年初减少1家,总股本3674.68亿元,比年初增加17.59%,总市值4.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0.85%。
四是保险市场保持平稳增长。1-5月,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15.80亿元,同比增长10.71%。其中,产险保费收入39.77亿元,同比增长7.99%;寿险保费收入76.03亿元,同比增长12.19%;赔付支出29.39亿元,同比增长29.29%。
五是金融市场交易活跃。1-5月,深圳货币市场总成交8.80万亿元,同比增长13.55%;现金累计净投放512.74亿元,同比减少5.71%;银行结售汇总额448.38亿美元,同比下降 23.1%,结售汇顺差96.15亿美元,同比下降65.7%;黄金夜市总成交1183亿元,同比增长3.6%,占全国总交易额46.8%。
六是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港金融合作取得新突破,香港按揭证券公司在深设立担保公司,深港启动商品期货合作;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小额贷款公司和火灾责任险进入试点阶段;深莞惠签署金融业合作协议;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福田、罗湖金融中心区进入快速建设阶段,科技园金融创新服务基地、平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完成一期工作,开始进行招商引资,南山后海金融商务区开始进行规划建设。
二、下半年的金融业的重点工作
(一)关于创业板开设。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目前创业板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制度设计、规则制定、技术系统准备及上市资源培育等方面工作都已经基本准备就绪。此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创业板招股说明书》、《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等创业板实施细则也将于近期陆续发布,创业板有望在下半年开设。我办将全力配合深交所做好创业板的开设工作。
(二)关于深圳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
我办会同金融监管部门草拟了《深圳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已上报市政府。方案中涉及的事项需要市政府向国务院有关部门申请政策,待批准后,我办将组织金融业贯彻落实。
(三)关于深圳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
我办目前正积极配合深圳保监局向保监会争取在深圳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产品试点,开放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推动科技保险,推进商业车险定价机制改革,开展保险营销体制改革试点等政策。
(四)关于推进深港金融合作。
一是在7月7日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启动仪式后,我办将配合有关单位尽力做好深港人民贸易结算试点工作;二是加强深港资本市场合作,推动深港交易所ETF产品相互挂牌上市;三是推动深港商品期货合作。经市政府批准后,与香港商品交易所继续对深港商品期货方面的合作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尽快提出合作思路和方案,经深港双方政府评估后,我办将联合香港商品交易所尽快自行落实解决有关事项。
(五)关于继续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继续修订完善和落实市政府支持金融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及金融机构后台部门落户深圳;积极推进几大金融中心区及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规划建设;继续办好一年一度金融论坛周活动,打造全国金融思想观念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