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融宏观调控成效显现,存贷款增速双双回调
截至2010年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1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580.52亿元,同比少增522.06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比全国低0.3个百分点;贷款余额1.6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024.74亿元,同比少增1570.28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比全国低6个百分点。
从存贷款运行情况看,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各月存贷款增量比较平稳;二是派生存款减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增加,存款活期化明显;三是贷款增长放缓主要靠结构调整完成,短期贷款增加,中长期贷款基本持平,票据融资大幅下降。
三、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集聚辐射能力继续增强
随着各项措施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功能不断发挥。2010年,全市银行间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交易总量3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1.34%,交易总量占全国的9.36%;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显著增强,深交所新上市公司321家,筹集资金4083.79亿元,成为全球第一。保险市场继续稳步发展,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保费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31%;银行结售汇总额1509.5亿美元(占全国 6.4%),同比增长28.2%,比全国低7.1个百分点;结售汇顺差606.7亿美元(占全国15.1%),同比增长73.4%,比全国高24.9个百分点;黄金夜市总成交39503.51吨,同比增长299.7%,占全国黄金交易总份额的49.6%;现金净投放1251.53亿元,同比增长7.88%,增幅有所回落;银行卡交易金额4017亿元,同比增长47.3%,银行卡渗透率52%,比上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全市各支付清算系统累计处理跨行支付业务1.43亿笔,同比增长24.6%,金额106.45万亿元,同比增长30.2%。
四、深港合作继续深化,跨境人民币业务蓬勃发展
2010年,我市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推进,业务规模跨越千亿元大关。截至12月21日,我市40家银行为858家企业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6116笔,金额107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54倍和157倍,业务金额占全国的21%,位居全国前列。交易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澳门、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文莱、日本、俄罗斯、荷兰、中国台湾、瑞士、蒙古、卢森堡、法国、阿联酋、澳大利亚、开曼群岛、美国、伊朗、意大利、英属维尔京群岛、德国、韩国、英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
五、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启用电子银行互联系统,率先实现夜间、周末及节假日跨行实时转账。金融IC卡日益普及,截至2010年末全市共发行金融IC卡30万张。实施第三方支付管理,我市已有两家公司申请牌照。企业信用信息来源扩大,率先将窃电违法企业和严重消防违法企业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借款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珠三角地区非银行信用信息共享有序推进。构建了人民币流通状况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准确把握流通中人民币市场需求和人民币整洁度。转变了反假宣传方式,建立71个网络化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站,提高了反假宣传效果。推动我市企业率先开办黄金制品出口业务,引导黄金珠宝加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全面改造了我市财税库关行横向联网系统,圆满完成了国库管理信息系统(TMIS)统计分析模块及配套系统测试上线工作。成功推出了深圳金融网,金融机构信息交流共享程度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