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金融如何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时间 : 2021-03-08 09:06来源 : 新华社

  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其中庞大的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面对市场主体的融资难题,金融将如何发力?这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增强企业活力 金融需再帮一把

  尽管企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但全国人大代表、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杰仍深感压力: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涨,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高端人才难招聘……

  复工复产以来,面临这些问题的企业不在少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这让包括洪杰在内的不少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那么,怎么帮?

  “加大金融支持!”洪杰首先想到的是这一点。“去年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浮,帮助我们节省利息支出近650万元,较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为企业带来了发展活力。”洪杰说。

  “报告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看来,金融领域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体现了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报告特别提出,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

  “注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信心。”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认为,在金融政策支持下,我国的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将取得更大发展。

  精准施策 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

  缺少抵押物、申请周期长、融资成本高,这些往往是小微企业融资路上的“绊脚石”。报告提出,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去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政协副主席马传先参与了一项针对当地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频繁倒贷、银行抽贷、高息过桥是中小企业融资时面临的突出问题。“抽贷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事关企业存亡;倒贷往往求助高息过桥资金,大幅增加融资成本。”马传先说。

  不过,看到政府工作报告后,马传先高兴地发现,报告列出了一系列特别针对小微企业推出的支持举措: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

  “小微企业首贷难、抵押难等问题由来已久。不断出台新办法、好政策,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减负’,才能为企业带来生机活力。”黄茂兴说。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昊邦医药集团董事长李彪十分关注报告提出的另外两个举措: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

  “去年受益于一笔利率1.5%左右的贴息贷款,集团旗下一家公司顺利度过了疫情最艰难的时刻。”李彪说,持续推出雪中送炭的举措,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给小微企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压实责任 金融机构要坚守本分

  “金融机构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吸引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

  “此前强调金融机构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今年则更突出了‘本分’,这凸显了金融机构的使命与担当。”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总经理奚国华说。

  金融机构是保障政策落地、打通金融血脉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徐诺金认为,金融的初心就是支持实体经济,而不是自我循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好政策,金融机构应多措并举,压实责任。

  解决企业融资难,首先要解决部分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对此,代表委员认为,报告提出“完善金融机构考核、评价和尽职免责制度”,金融机构应积极落实到位,消除一线人员的后顾之忧,调动放贷积极性。

  要打消银行的顾虑,还需要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报告提出,加快信用信息共享步伐。“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精准画像,金融服务可以更广泛、高效、低成本地触达实体经济的‘末梢’。”徐诺金说。

  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大型商业银行责无旁贷。报告对今年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提出要求——30%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表示,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下行,使得银行净息差有所收窄,这考验着银行自身专业能力。金融机构应合理配置资产负债,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与市场主体同舟共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来源:新华社)

附件下载

分享到:
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商业保理信息管理系统 深圳市金融监管服务平台 广东政务服务网 依申请公开 局长信箱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深圳市教育局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深圳市公安局 深圳市民政局 深圳市司法局 深圳市财政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深圳市水务局 深圳市商务局 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深圳市审计局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深圳市统计局 深圳市医疗保障局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深圳市信访局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深圳市气象局(台)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