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0日上午,2020年深圳金融领军人才研修班结业典礼在资本市场学院隆重举办。本期研修班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中山大学、资本市场学院、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刘平生主持结业典礼并致辞,局长何杰作总结讲话。资本市场学院副理事长、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教授,资本市场学院党委书记陈自强、院长金立扬、副院长张韶辉,深圳银保监局副局长陈飞鸿、深圳证券交易所纪委书记邢力红,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巡视员林居正,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陆军教授,以及市委组织部、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证监局有关领导应邀出席,本期研修班近110名学员参加活动。

平生书记在致辞中表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金融机构积极主动作为、彰显责任担当的一年,也是深圳金融业逆势而上,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一年,金融机构对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金融业在全市经济增长实现V形反转、率先翻正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这些成绩来自每一位金融人才的拼搏奋斗,领军人才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研修班期间,学员们一起聆听名家大咖讲课、踊跃参加主题论坛、认真撰写调研报告,还开展了闭门研讨、名企考察、交流互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既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也促进了交流、收获了友谊,总体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全面实施“深圳百千万金融人才培养工程”奠定了扎实基础。他希望学员学思悟践、学以致用,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和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历史机遇,聚焦制约行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谋篇破题,为深圳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结业典礼上,举办了隆重的结业证书颁发仪式,唐杰教授、刘平生书记、何杰局长、林居正副巡视员和陆军教授共同向全体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对学员圆满完成研修学习任务、顺利结业表示热烈祝贺。
何杰局长在总结讲话中,分享了自己关于终身学习的心得和做法,他希望学员以参加研修班为契机,更多深度阅读思考,增强终身学习的自觉和意识,在同业交流中听闻思修、拓宽视野,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力量。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金融业要创造性地推动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重点任务,特别是加快推进“双区”建设和综合授权改革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快建设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推进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等。

本期研修班124名学员均为我市银行、证券、保险公司、股权创投、优秀金融科技公司等机构的高管人员。学员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当前深圳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撰写了31篇调研报告,其中:1篇获评一等奖、4篇获评二等奖、10篇获评三等奖、16篇获评优秀奖。获评一等奖、二等奖的学员代表汇报展示了调研报告,专家们即时给予点评指导。活动现场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唐杰教授等为获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调研报告课题组成员颁发了荣誉证书。



2020年金融领军人才研修班调研报告获奖情况 |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组成员 | 备注 |
1 | 关于深圳市构建全国领先的私募股权基金二手交易中心的政策建议 | 乔诺、成勇、李灿宙、何秀鸿 | 一等奖 |
2 | 关于在深圳设立大数据交易所的初步思考 | 郑先炳、兰沙丽、江炽荣、董小凤、翟翀 | 二等奖 |
3 | ESG和责任投资股权投资趋势研究暨推动深圳股权投资相关实践的建议 | 邢力红、王昱文、赵守明、李震、吴琼、杨锋 | 二等奖 |
4 | 建提升深圳可持续金融中心竞争力——从双Q(QDIE、QFLP)政策实施角度 | 刘东耀、罗莺、温卫民、沈峰、张善伟、杨凯 | 二等奖 |
5 | 离岸人民币MEGA基金试点构想 | 李凡、张键、黄宇华、李剑峰、王鸿嫔 | 二等奖 |
6 | 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若干思考 | 洪伟、弓晓杰、李黎、罗再宏 | 三等奖 |
7 | 促进数据要素发展,释放数据价值 | 黄润中、胡珊、李新建、王宁、马黎明、徐洁 | 三等奖 |
8 | 深圳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研究报告——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科创建设 | 刘小黑、赵晖、段欣、徐毛毛 | 三等奖 |
9 |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圳金融业面临的新发展机遇和新要求 | 袁捷、毕万英、陈飞鸿、王沈文、李振平、周涛 | 三等奖 |
10 | 关于突破可持续发展金融的一点思考——探索设立知识产权投资银行正当其时 | 王新安、游志伟、刘春杰、王超、杨健 | 三等奖 |
11 | 小微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思路初探 | 孙俊竹 | 三等奖 |
12 |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单独就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出台专项支持意见,可以提出哪些政策措施? | 李南青、邱卫东、方凌、赵敏 | 三等奖 |
13 | 关于深圳打造国家级金融论坛的调研报告 | 黄海洲、李翔、练燕群 | 三等奖 |
14 | 关于中国未来养老和养老保险发展方面的思考 | 胡良、王县洪、黄明生、彭忠、郑浩剑、房永斌 | 三等奖 |
15 | 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金融业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 徐造坤、李文荣、丛子棠、蓝坤霖 | 三等奖 |
16 | 基于双区融合背景下探索深圳可持续金融发展实践的思考 | 谢珍贵、莫小锋、李鹏、邱丹、曾光 | 优秀奖 |
17 | 保险资金支持深圳城市更新改造分析及政策建议 | 吕日 | 优秀奖 |
18 | 数据要素研究分析报告 | 杜明灯、李娜、姜学红、张春娟、黄震 | 优秀奖 |
19 | 金融创新与创新监管的调研报告 | 郑东伟、郑旭、邹云丽、胡浪涛、程霞、曹海涛 | 优秀奖 |
20 | 优化先行示范区要素配置,提升金融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 魏其芳、邓舸、周春恩、王彤 | 优秀奖 |
21 | 银行业视角下的深圳可持续金融中心竞争力建设 | 史红新、李学民、陈浩、张鸣群 | 优秀奖 |
22 | 深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更好把握新一轮金融业对外开放机遇? | 陈颖臻、高宏、洪霄、侯锌、黄剑文、刘付羽 | 优秀奖 |
23 | 数字化手段助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深圳可持续金融中心竞争力 | 兰军、彭后华、彭金运、王哲 | 优秀奖 |
24 |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能源产业创新模式与产业金融助推的调研报告 | 胡建军 | 优秀奖 |
25 | 在深圳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如何构建组织体系、标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实现与金融科技的融合? | 王永生、许嘉兴、孙淼鑫、余亮 | 优秀奖 |
26 | 新格局 新机遇 新要求——论金融如何更好支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马东军、李昂、罗丽华、罗旭霞 | 优秀奖 |
27 | 深圳如何打造国家级金融论坛?定位、主题? | 刘天雄、黄富、孙协富、郭泽林、谢泽锋 | 优秀奖 |
28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保险资产管理业的机遇与挑战 | 钟志浩 | 优秀奖 |
29 | 香港强积金与内地社会保险的对比与分析 | 杜晋涛 | 优秀奖 |
30 | “双循环”格局为金融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要求 | 刘磊 | 优秀奖 |
31 | 如何引导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 | 袁同舟、张东、丁秋实 | 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