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一把手访谈”之金融篇!市金融局负责人:加快富有深圳特点的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 : 2024-09-28 19:46来源 : 深圳特区报

  党的二十大强调,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全面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调要深化金融领域改革,为深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时卫干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深圳金融将进一步做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全面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三服务”工作,加快富有深圳特点的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中共深圳市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共深圳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时卫干:加快富有深圳特点的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升深圳金融业发展能级

  深圳特区报: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金融业是深圳的重要支柱产业,接下来将如何发力提升金融业发展能级,更好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

  时卫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就是聚深圳金融之力,把深圳金融打造成为全国金融业最重要的战略支点之一、全市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全球资本市场重要一极、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和创业风险投资中心、产业金融创新最重要的承载地之一,支持并联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来加快富有深圳特点的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凸显金融的支柱地位。2023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5253亿元,增长5.8%,占GDP比重15.2%;今年上半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2464亿元。

  二是要培育更多金融头部机构。支持在深金融机构做强做优,培育更多优秀金融机构,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一招。深圳在金融各个细分领域有一批头部机构。深圳证券业营业收入、净利润长期位居内地城市首位;A股上市公司数量421家、居国内城市第三,总市值超7万亿元、居内地城市第二名,总市值千亿元以上公司13家。深圳在管资产规模超过29万亿元,基本接近香港。

  三是打造最佳的金融发展环境。从营商环境、金融基础设施、金融人才服务、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入手,为金融机构提供最优质服务。联合市重点产业部门和各区,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常态化开展“深圳创投日”等活动,累计吸引近7000家次机构赴深交流对接,累计实现超过1000亿元的基金合作。

  在权威机构最新一期国际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深圳位列全球第九(国内位居香港、上海之后排第三);金融科技中心排名位列全球第三、亚洲第一。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金融强国“六个强大”的要求,进一步优化金融营商环境,鼓励辖内金融机构立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稳健经营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打造更多细分领域冠军,全力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抓好深圳金融“三服务”

  深圳特区报: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金融要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服务全面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下一步将如何落实?

  时卫干:一是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完善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有效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市场主体融资对接机制和银证保担联动的金融服务产业机制。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起设立的重点产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二是更好服务全面创新,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发展,加快健全涵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信贷资金、上市融资等全链条的融资体系,发展壮大耐心资本。近段时间我们会同有关单位在研究起草出台推动深圳科技金融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全力争取政策早日发布。

  三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健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完善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业户等金融支持机制,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等金融支持和产品供给,完善数字货币、数字支付、数字信贷、数字保险等新业态发展机制。

做好科技金融“必答题”

  深圳特区报: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对于金融服务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您有怎样的理解?

  时卫干: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本宗旨。科技创新是深圳的核心驱动力,深圳能够发展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金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8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7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4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590余家,这是金融服务深圳创新生态的最大底气。

  金融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的重要一环,承载着提供资金支持、链接科技创新与多元资本、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使命。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也是深圳金融的“必答题”,各方寄予厚望。

  一是出台做好深圳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联合金融监管部门认定了首批20家科技支行,可以开展并购贷、研发贷、员工持股贷和认股权贷等创新业务。

  二是依托深交所建设全国性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服务项目1700余项,积极推动科交中心获批开展PE/VC份额转让业务。

  三是深化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累计发行规模超23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

  四是推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全市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项目近2万个,其中中小企业和早期项目数量占比超66%,种子期和起步期项目占比近45%,初创科技型企业占比超26%。

抢抓重磅金融政策机遇

  深圳特区报: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批重磅金融政策。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深圳如何抢抓机遇落地实施?

  时卫干:此次政策调整规格高、力度大、精准性强,我们正在谋划一系列的落实举措,借此机会报告部分金融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工作。推动落实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相关政策。最大程度用足用好人民银行创设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具。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各类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持续推动“金融16条”及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落地。

  二是大力支持产业并购。推动出台我市上市公司和产业企业并购重组的专项措施,围绕“20+8”产业集群建立并购重组后备资源库,推动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开展并购,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细分行业龙头为特色、突出战略新兴产业、境内境外上市和并购重组并举的产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三是积极培育耐心资本。招引全国保险公司来深圳参与创业投资并提供基金落地“绿色通道”服务,举办险资与创投机构、产业对接活动,依托深交所科融通搭建险资对接一站式平台,打造最优的险资投资环境。探索推动建立政府+头部机构牵头的科创型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

  四是强化小微企业融资支持。联合监管部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纳入无还本续贷支持范围。推广线上化、批量化“见贷即担”合作新模式,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深港金融实现“1+1>2”化学反应

  深圳特区报: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要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金融一直是高水平开放的重要领域,深圳将如何发挥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合作?

  时卫干:深圳和香港有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都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是双方共识,一定会发生“1+1>2”的化学反应。

  一是发挥好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的关键作用,深化深港两地机制对接和规则衔接,探索实现深港金融“十个联通”。

  二是用好“前海”“河套”两大战略平台,拓展前海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功能和范围,持续扩大“科汇通”试点。

  三是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作用,稳步扩大“双Q”试点规模,不断提升境外企业来华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探索降低外资金融机构准入和展业标准。

  四是聚焦跨境资金要素自由流动、跨境便利支付、海外投资保险保障等需求,为企业国际化布局提供征信、评级等多元金融服务。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附件下载

分享到:
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商业保理信息管理系统 深圳市金融监管服务平台 广东政务服务网 依申请公开 局长信箱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深圳市教育局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深圳市公安局 深圳市民政局 深圳市司法局 深圳市财政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深圳市水务局 深圳市商务局 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深圳市审计局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深圳市统计局 深圳市医疗保障局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深圳市信访局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深圳市气象局(台)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