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舒毓民:高质量金融为实体经济“输血打气”

时间 : 2023-02-06 18:12来源 : 深圳特区报

  金融高质量发展,将带来实体经济的血脉畅流、肌体健壮。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圳金融业如何再上层楼,备受社会关注。

  近日,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陆续召开,新征程号角吹响。“2023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作出的‘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中心’重要战略部署,全力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舒毓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舒毓民介绍,2023深圳金融业的工作目标和清单明晰:力争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整体规模实力进一步提升;全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2万家,新增普惠小微贷款200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2000亿元、制造业贷款1500亿元、绿色贷款1500亿元,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持牌机构财富管理总规模达28万亿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一流金融控股平台,银证保等主流金融业务做优做强,金融科技、可持续金融等特色优势领域巩固提升,私募创投、融资租赁等地方金融组织规范发展。

  稳增长服务调度有力

  “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强化金融运行形势分析调度,扎实做好重点机构服务工作,围绕影响增加值核算的主要指标数据,进一步挖存量、拓增量、提质量,全力以赴完成年度9%增长任务。”舒毓民表示。

  加强市区联动,充分发挥各区尤其是金融大区对金融机构的服务作用,推动各细分领域稳健运行,争取年底本外币存款规模达13万亿、贷款规模达9万亿,证券交易额保持正增长,保费增速企稳回升。

  舒毓民谈到,金融工作要把牢实体经济运行的“脉搏”。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系统深入研究金融业服务工业、投资等重点领域稳增长的作用机制,针对性做好金融机构的引导服务,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互促互进。

  继续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及其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围绕存贷款、资本市场、互联网保险等领域开展深入调研,研究推进挖潜增效的具体措施。

  “双招双引”开花结果

  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离不开对全球高端金融资源的吸引和配置。

  舒毓民介绍,今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全力支持金融控股公司在深发展壮大,密切对接潜在企业,积极争取监管部门指导支持,推动在深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增强协同效应、聚合效应。

  推动央企加大在深布局金融板块,推动符合条件的机构在深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及其专业子公司或项目公司。

  完善市区联动的“招商小分队”机制,加大券商、保险等资管子公司、重大基金招引力度,力争相关国家级基金加快落地。

  持续更新完善金融招商线索台账,实现世界500强、大型央企、重点金融机构、头部外企等走访全覆盖,力争新落地重点项目不少于10家。

  融资供需对接更精准

  “实体经济融资难,很多时候是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引起。因此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包括做优做实每月8号‘深圳创投日’品牌,分行业、分赛道、分阶段促进项目资本对接。”舒毓民表示,具体来说,推动上市公司产业资本、社区股份公司存量集体资本,以及保险、理财等金融资本加大对创投的资金供给,拓宽创投资金来源,努力缩小与京沪创投规模的差距。

  做深做实“金融驿站”工程,在现有98个驿站基础上,进一步增设网点、拓展范围,提升有效触达,全年举办大型银企融资对接活动不少于15场。

  研究扩大“深圳金服”平台的产品种类,加强与深i企、深圳信用平台的深度融合。

  联合驻深监管部门深入推进“首贷户”培育、“深惠万企 圳在行动”工程,力争新增首贷户不少于2万。

  特色领域提质增效

  “多年的创新积累,深圳已经在诸多特色金融领域摸索出好经验,好做法,这些将是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必不可少的环节。”舒毓民告诉记者。

  深圳今年将积极申创国家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制定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政策。落实加快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意见,组建跨业态的行业协会,大力吸引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及其专业子公司落地。

  出台实施金融科技专项规划,办好深圳国际金融科技节,深化“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创新应用,推动金融科技守正创新。

  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申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搭建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新评审认定一批绿色金融专营机构。

  开放创新谋新篇

  “深圳金融源于改革,成于创新。改革开放和创新求变的拿手本领不能丢。”舒毓民说。

  深圳金融今年将积极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推动更多金融事项纳入第二批清单,调研储备第三批清单项目。

  积极推动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加快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

  会同驻深监管部门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双Q”等创新试点,推动未盈利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深化前海深港金融合作,争取中央部委尽快出台金融支持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国家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措施在前海率先落地。

  争取举办国家级深港金融论坛。围绕财富管理、养老金融、可持续金融等主题,与伦敦、新加坡、东京等金融中心加强互动交流,每季度举办一次国际合作论坛,不断拓展金融互动交流“朋友圈”。

  风险防范处置不松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可见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仍是深圳金融业的重中之重。”舒毓民语气坚定。

  深圳今年将完善金融风险相关工作机制,稳妥有序推进P2P网贷、私募基金、非法集资等风险处置。制定出台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方案,提高对涉众金融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能力。

  研究出台《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实施细则或配套工作方案,进一步理顺制度安排。

  开展地方金融组织“合规建设强化年”活动,加强小贷、融担等分级分类监管,严把源头准入,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引导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搭建智慧金融大数据平台,提升风险动态感知和穿透式分析能力。深入实施“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引导建设一批“百姓学金融”科普阵地,持之以恒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

  (来源:深圳特区报)

附件下载

分享到:
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商业保理信息管理系统 深圳市金融监管服务平台 广东政务服务网 依申请公开 局长信箱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深圳市教育局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深圳市公安局 深圳市民政局 深圳市司法局 深圳市财政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深圳市水务局 深圳市商务局 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深圳市审计局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深圳市统计局 深圳市医疗保障局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深圳市信访局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深圳市气象局(台)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