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金监函 〔2022〕 747号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关于反馈20220307号政协提案主办意见的函
市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重构金融授信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提案》(第20220307号,以下简称《提案》)收悉。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我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作为《提案》主办单位,会同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前海管理局认真研究了贵单位所提的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相关建议,结合相关重点工作及进展,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进深圳金服平台对接各领域涉企金融服务信息归集的建议
2017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应运市场需要,搭建了深圳市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深圳金服平台”)。平台立足从供给侧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债权和股权融资对接、征信查询、信用评级、融资担保、行业咨询、投融资政策支撑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的问题。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科技,建立“融合政务大数据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为平台构建智能金融服务系统,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截至目前,深圳金服平台共计已对接包括市公共信用中心、市地方税务局、市发改委等70余个政务部门,超过1000张数据表单以及300万条中小企业字符串。
市工信局牵头打造的一站式市场主体培育和服务平台--“深i企”。在平台功能建设方面,已建设完成政策、政务、诉求等基础板块,同步上线产业空间、697骨干企业服务等10多个特色功能,在涉企数据汇聚方面,平台通过联通政务数据、第三方机构涉企数据及网上企业信息,实现涉企数据一站式汇聚。目前已汇聚数据近14.2亿条,其中政务数据约8.4亿条,互联网商业数据5.8亿条。政务数据涵盖市场监管、社保等42个委办局,共630多张表、4800多个字段。深圳金服主要功能是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提供市场化融资对接撮合的服务,正在通过与深i企平台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金融涉企数据归集和整合,为金融机构做好企业信用画像提供数据支持。
二、关于探索运用有关技术应用改善企业授信情况的建议
深圳金服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语义分析等“互联网+”创新要素,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是顺应移动金融发展趋势,设计了聚集投融资需求发布、要素匹配、即时通讯、政策展示、状态跟踪和统计分析等多元功能的移动客户端。二是收集、处理与解析政府公共事业数据、平台沉淀的企业行为数据等,设计“慧眼”全流程风险识别体系,建立企业画像和行业景气指数,为金融机构识别评估客户提供参考。
在外部信用评级和评估服务方面,深圳金服平台主要依托地方征信平台实现相关的配套支持,为金融机构提供综合征信服务,帮助金融机构快速研判企业信用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批量客户识别能力和投后管理能力。深圳征信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注册成立,为深圳市委市政府组织发起建设深圳市地方征信平台,定位为全市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和统一社会信用服务平台,致力于将政务数据、金融数据、商业数据等三类数据统一接入,利用丰富的数据来源、全面的应用领域、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多样的服务方式构建多元化信用服务体系,服务于金融征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三大领域。目前已完成深圳信用平台一期系统建设,基本实现涉企征信数据归集、分类及输出企业征信报告等主要建设目标,正在推动平台二期建设,计划建设数据治理平台、产品建模平台、数字存证平台等,全面提升平台面向金融领域的服务能力。
在数据归集方面,地方征信平台已实现涉及深圳37家委办局的9亿条政务数据的归集和治理,覆盖全市380万商事主体,并陆续推动不动产数据、税务数据等核心政务数据以及地方金融数据和司法数据、电力数据等商业数据的接入,平台企业信用信息资源不断完善。在产品开发方面,深圳信用平台面向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需求推出企业信息统计报告、企业全息画像、环保信用评价、高新企业核查、企业经营关注报告、企业人员规模分析、企业工商基本信息报告、企业招投标报告(深圳版)等10余款征信报告产品,根据金融机构的使用反馈持续推动产品迭代,不断提升平台服务体验。在服务成效方面,平台与48家银行完成业务对接,平台服务嵌入银行业务系统,截至8月底,银行累积调用平台产品超354万次,服务企业298万余家,支持金融机构服务企业获得融资超过393亿元。
三、关于前海深港合作区应用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有关情况的建议
目前前海深港合作区辖内企业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聚焦于供应链优质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及生态圈,大力发展场景化、线上化、数据化的供应链等中小微金融业务。前海联易融商业保理有限公司通过多级拆分流转平台—“讯易链”将债权凭证区块链化,穿透覆盖至长尾端供应商。已与多家银行及核心企业达成合作,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超过14万家。中证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基于债券发行担保、普惠融资担保、融担资产流转三大业务场景,以“数据+科技+业务”的模式,链接资产端和资金端,赋能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助力中小企业降低融资难度和成本。目前,已服务10家头部融担机构,流转融担资产超过50亿元。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筹划搭建“区块链+企业服务”,用于积累企业成长数据,形成可溯源、完整可信的企业成长数据库;构建“区块链+认股权”“区块链+契约型基金”,用于提供认股权持有登记、转让等服务。通过将三个区块链场景互联互通,打造了中小微企业的标准化授信评估体系,形成区域性股权市场投融资服务闭环。三个场景运行成熟后,计划与深i企和深圳征信平台建立链接机制和数据开放,共同服务中小微企业。预计未来两年,链上建立1000家优质科创企业画像;建立认股权业务相关50家优质投后或拟上市企业画像;建立10家优质契约型基金的管理人画像。综上,前海已具备相关市场实践基础,下一步可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和重点工作规划,进一步探索物联网、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必要时可进行试点,持续提升中小微企业服务效能。
四、关于建立技术应用标准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建议
一是推动物联网技术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标准化应用和规范化发展。在供应链体系中,物联网、区块链和金融业务流程的整合,能够低成本、大规模地为贷后管理、业务运营、融资抵质押品监控等提供技术支撑,穿透产业与金融之间的信息壁垒,形成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业态体系,金融机构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和监督动产存续状态。2021年平安银行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展开合作,形成并发布了《中国物联网金融发展与展望2021》白皮书,就监控对象、监控设备、业务流程、风控模型等四类技术的标准化框架进行探索,尝试在平安银行生态合作范围内建立以物联网、区块链、AI大数据为代表的物联网金融技术标准。在此研究基础上,供应链金融协会拟与平安银行成立课题组,组织业内有意愿、有基础的大型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研究制定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技术的深圳地方标准,推动物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标准化应用和规范化发展。
二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于2021年6月发布《2022年数字经济产业扶持计划申请指南》。其中区块链重点支持区块链底层平台建设,以及在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大数据重点支持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发掘、数据可视化、大数据行业应用、联邦学习、隐私计算等领域。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3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引导企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缓解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应收账款融资难问题。
三是在应收账款方面,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协会在2020年完成了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类的三项团体标准:《应收账款类资产真实性审核规范》、《应收账款类资产评级规范》、《应收账款债权转让合同文本编制指引》。其中规定了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提供方在开展应收账款类融资业务时,审查资产真实性的操作规范以及应收账款类资产真实性审核的要求等内容,有效的推动了深圳供应链金融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此外,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牵头建设了服务于应收账款融资的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应收账款平台”),应收账款平台通过集聚应收账款债务/债务人、资金提供方等参与主体,在线提供应收账款的上传与真实性确认、融资需求的传递与反馈、质押物的登记等全流程电子服务,促进应收账款融资交易快速达成,并且通过数字证书功能辅助加强用户信息安全,提高业务流程中关键操作环节的法律效力与证据效力。同时,应收账款平台实现查询税务发票信息、动产融资登记信息、企业征信信息功能,帮助资金提供方做好贷款审查,确保贷款安全。应收账款平台显著降低了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成本,有效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贵单位提出的建议,对进一步推动我市运用科技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市金融业发展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贵单位继续为我市经济金融发展献计献策。
特此函复。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2年10月28日
(联系人:邓昊天,陈阳洁,联系电话:88121792,88127635)